沾襟歧路怎么写好看:
沾襟歧路历史词典解释
借指仕途失意。唐赵嘏《齐安早秋》诗“思家正叹江南景, 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歧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参见:○泣路歧
词语分解:
- 沾襟的解释 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庄子·应帝王:“ 列子 入,泣涕沾襟以告 壶子 。” 唐 白居易 慈乌夜啼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明 夏完淳 大哀赋:“瞻山而陨涕,抚草木而沾襟。”
- 歧路的解释 1.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歧,一本作“ 岐 ”。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霑巾。” 清 梅曾亮 小盘谷记:“余尝求小盘谷者。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皆大竹蔽天,多歧路。”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母唯事尘劳,歧路徒营营。”2.错误的道路。如: 小张 虽误入歧路,但在同志们耐心的帮助教育下,他决心改邪
历史典故推荐:兰形棘心
唐·欧阳洵艺文类聚卷二十三:“若夫丽色妖容,高才美辞,貌足倾城,言以乱国,此乃兰形棘心,玉曜瓦质,在邦必危,在家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