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廉防城起义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丁未钦州防城之役。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丁未年)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三那地区乡民以刘恩裕为首聚众抗捐,革命党人与之联络,共举义旗,遭清军镇压,刘牺牲。孙中山应三那乡民之请,命黄兴、王和顺等回国发动起义。王和顺任中华民国南军都督,于七月二十八日(9.5)攻占防城。黄兴在钦州运动清军不利,义军6*转攻广西灵山,不克,黄、王退走越南,余部退入十万大山。
词语分解:
- 起义的解释 1.仗义起兵。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平阳公主 闻 高祖 起义 太原 ,乃於 鄠 司竹园 招集亡命以迎军,时谓之娘子兵。”2.指军队反正,以从义师。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 萧队长 接着说道:‘“中央军”插翅也飞不过来了,除非起义,投降,或是做俘虏,他们别想过来了。’”3.指显露文意。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一曰微而显,文见於此,而起义在彼。” 明 郎瑛 七修类稿·
历史知识推荐:陈瑄
1365—1433 明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彦纯。以武臣子从军,积功至四川都指挥同知。建文末,升右军都督佥事,率舟师防长江。燕兵至,迎降。成祖即位,封平江伯。永乐元年1403充总兵官,总督海运。建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