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天文院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亦称翰林天文局。北宋置,掌观察天象,占候卜筮,以其观测所得与司天监互相关防,以质同异。设天文官、局生、学生分领其事。南宋建炎三年(1129)并归太史局,绍兴元年(1131)复分置。
词语分解:
- 翰林的解释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翰林天台陶先生。——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 天文院的解释 宋 代设置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机构。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国朝置天文院于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
历史知识推荐:朱新堞
?—1643 明宗室。晋恭王朱㭎七世孙。 家居汾州今山西汾阳。崇祯十四年1641由宗贡生任陕西中部今黄陵知县。十六年,李自成农民军兵临城下,传檄促降,自6*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