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荆藉草怎么写好看:
班荆藉草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班荆道故”。又《后汉书.陈留老父传》:“桓帝世,党锢事起,守外黄令陈留 张升去官归乡里,道逢友人,共班草而言。”谓友人相聚共叙离情。元 许有壬《绿头鸭.八月十四日圭塘玩月》词:“任诸君,班荆藉草,环四岸,度竹穿松。”
词语分解:
- 班荆的解释 谓朋友相遇,共坐谈心。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五:“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復醉。” 唐 高正臣 晦日重宴诗:“班荆陪旧识,倾盖得新知。” 明 方孝孺 借竹轩记:“自旦至暮,班荆列坐,久之,乃各罢去。”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其在同党,虽无葭莩微末之亲,一见如故,班荆而与之食。”参见“ 班荆道旧 ”。
- 草的解释 草 cǎo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
历史典故推荐:颐隐于脐,肩高于顶
颐:面颊。隐:隐伏。 面颊隐藏在肚脐下,肩膀高过于头顶。 形容人体佝偻畸形。 也比喻文章格局错乱。语出庄子.人间世:“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清.归庄玉山诗集序:“按其格,有颐隐于脐,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