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号之弓怎么写好看:
乌号之弓历史词典解释
代称良弓。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简子唾手登车,援乌号之弓,挟肃慎之矢,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 参见:○乘龙
词语分解:
- 乌号的解释 1.淮南子·原道训:“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棊卫之箭。” 高诱 注:“乌号,桑柘,其材坚劲,乌峙其上,及其将飞,枝必橈下,劲能復巢,乌随之,乌不敢飞,号呼其上。伐其枝以为弓,因曰乌号之弓也。一説 黄帝 铸鼎于 荆山 鼎湖 ,得道而仙,乘龙而上,其臣援弓射龙,欲下 黄帝 ,不能也。乌,於也;号,呼也。於是抱弓而号。因名其弓为乌号之弓也。”后以“乌号”指良弓。太平御览卷三四七引 汉 陈琳 武库赋:“弓
- 弓的解释 弓 gōng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弓箭
历史典故推荐:死友与生友
后汉书.范式传:“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氾。少游太学(相当于国立大学,惰后叫国子监),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仕为郡功曹(郡的属官,掌管选拔表彰功劳的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