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怎么写好看:
李渔书法图片
李渔历史词典解释
1610—1680
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原名仙侣,字笠鸿,后字笠翁,一字谪凡,号天徒,别署笠道人、随庵主人等,人称李十郎。明庠生。顺治间流寓金陵,康熙中迁杭州。擅写小说,尤精谱曲。著述甚富,有《闲情偶寄》、《合锦回文传》等,另有戏曲《风筝误》、《玉搔头》等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
词语分解:
- 李渔的解释 1611—约1680 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明末清初兰溪现在浙江省兰溪县人,戏曲理论家,作家。除一家言外,还著有笠翁十种曲传奇、短篇小说集十二楼等
- 李的字典解释 李 lǐ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
- 渔的字典解释 渔 (漁) yú 捕鱼:渔业
历史知识推荐:礼部六堂官事件
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1898.6,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放言路,饬士民上书言事。六月,礼部主事王照上疏建议皇帝游历日本等国以吸取新政经验,设立教部以扶翼圣教。礼部尚书怀塔布与许应骙、左侍郎堃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