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彤寺塔怎么写好看:
普彤寺塔历史词典解释
在河北省南宫市旧城。原为南宫故城普彤寺内建筑,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67年),十五年落成。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故城被洪水淹没,县城迁至今址。当时寺亦被毁,仅留此塔。据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修普彤寺塔碑文记载,唐贞观四年(630年)重修,明嘉靖年间再度修葺。塔为铁刹八角九级实心砖砌,通高33米。塔座八角形,高5米。每层檐下置斗栱,第八层斗栱外出翘头上置小斗一枚托住塔檐,使每面略呈弧形,两角翘起,形制奇特。塔身自下而上递减,轮廓柔和,结构清秀。
词语分解:
- 普的解释 普 pǔ 全,广,遍:普遍
- 塔的解释 塔 tǎ 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6*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宝塔
历史地名推荐:端陵
唐武宗李炎的陵墓。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三十里。宋敏求 长安志 卷20三原县: 端陵 “在县东十里神泉乡张村,封内四十里”。 唐武宗李炎墓。在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徐木乡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