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内铨怎么写好看:
流内铨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唐代置,为吏部三铨之一,掌流内官铨选之事。五代沿置,或以他官主判。宋初沿置,掌文臣自初仕至幕职州县官之铨选注拟及对换差遣、磨勘功过等事。设判流内铨事二人,以御史知杂以上充任。神宗元丰改制,厘为吏部侍郎左选。
词语分解:
- 流内的解释 隋 时对九品至一品官的通称。与流外相对而言。 唐 宋 沿袭此制,吏部铨选亦有流内、流外之分。通典·职官一:“ 隋 置九品,品各有从。自四品以下,每品分为上下,凡三十阶,自太师始焉,谓之流内。流内自此始焉……大 唐 自流内以上并因 隋 制。”隋书·刑法志:“合赎者,谓流内官及爵秩比视、老小阉痴并过失之属。”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命户部尚书 温仲舒 、右丞 向敏中 与吏部流内銓注拟选人。
- 铨的字典解释 铨 (銓) quán 衡量轻重:铨衡
历史知识推荐:袁枢
1131—1205 宋建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字机仲。孝宗隆兴元年1163,试礼部,词赋第一,调温州判官,教授军。乾道九年1173,任严州教授,以资治通鉴为蓝本,区别事目,分类编纂。每事自立标题,按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