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经怎么写好看:
帖经书法图片
帖经历史词典解释
科举考试方法之一。其法是将经书任选一页,把左右两边蒙住,中间只开一行,再令考生填写。唐代始以此法试士,后因应试者众,所帖愈难,於是应试的士人,将难记之经,总括编为歌诀,熟诵以便记忆,称为帖括。唐时帖经被落,许以诗赎,称为赎帖,至宋代,进士科应试者可撰文或赋一篇代替帖经也称为“赎帖”。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罢明经科, 进士科亦罢诗帖经。
词语分解:
- 帖经的解释 唐 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方法。通典·选举三:“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旧唐书·文宗纪下:“其进士举宜先试帖经,并略问大义,取经义精通者放及第。”
- 帖的字典解释 帖 tiè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帖
- 经的字典解释 经 (經) jīng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经纱
历史官职推荐:御书祗候
流外官名。宋置,属翰林御书院,十五年出借职。参见“翰林御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