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道怎么写好看:
北道书法图片
北道历史词典解释
古代中西交通所经主要道路之一。因经行今新疆北部,故名。有两道:(1)天山南麓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之间的一道。此道出玉门关,经车师前王庭、危须、焉耆至龟兹,又分两支道:一由龟兹西行,经姑墨、温宿,过拔达岭至乌孙府赤谷城,再向西至塔拉斯河中游的郅支城。玄奘赴印度时,即取此道;一由龟兹西南行,经疏勒、捐毒,过葱岭,至大宛。(2)沿天山以北至伊犁河流域的一道,亦称“北新道”。此道东汉时已初步开通。隋唐时有很大发展。其走向为出玉门关西北行,经伊吾、高昌、北庭、轮台、弓月,渡伊犁河西行至碎叶城及地中海。以上两道,都可南通印度,西通波斯、西亚。
词语分解:
- 北道的解释 1.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对 西域 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据汉书·西域传,自 玉门关 和 阳关 以西,大体经今 新疆 中部 天山山脉 和 塔里木河 之间的通道西行,在 疏勒 以西越过 葱岭 ,通往今 中亚 各地。据隋书·裴矩传,自 敦煌 取道 伊吾 ,大体经今 新疆 天山山脉 以北和 伊犁河 流域的通道西行,通往今 中亚 和 西亚 。另据 唐 道宣 释迦方志卷上,还有一条自 伊州 经今 天山山脉 和
- 北的字典解释 北 běi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
- 道的字典解释 道 dào 路,方向,途径:道路
历史知识推荐:大华长官司
土司名。明洪武七年1374改元大小化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置。长官狄姓,传至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革职降为外委土舍,次年裁革,改设流官。治今贵州长顺县西南代化。居民主要为布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