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及枯骨怎么写好看:
泽及枯骨书法图片
泽及枯骨历史词典解释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周文王使人掘地,得死人骸。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今我非其主邪?’遂令吏以衣棺葬之。天下闻之,曰:‘文王贤矣,泽及髊骨(髊,音cī,肉未烂尽的尸骨),又况于人乎!’”
周文王使人掘地时,挖出了一具尚未完全腐烂的无主尸骨。他认为自己既是一国之主,便对国民中任何死者都负有一定的道义责任,不能任其骸骨抛弃荒野而无人过问,故使官员置办衣棺,妥善埋葬。这种恩惠及于死者的极端负责的精神,受到了天下民众的热烈赞颂。后因用为咏君主圣明贤德的典故。
《后汉书.孝质帝纪》:“兵役连年,死亡流离,或支骸不敛,或停棺莫收,朕甚愍焉。昔文王葬枯骨,人赖其德。”《封神演义》第二三回:“圣德之君,泽及枯骨,何况我等人民,不沾雨露之恩。”
主谓 恩泽施及死去的人。形容恩深德厚。《隋书·炀帝纪下》:“恩加泉壤,庶弭穷魂之冤,泽及枯骨,用弘仁者之惠。”△褒义。用于描述恩泽广施。 →泽深恩重 ↔刻薄寡恩
词语分解:
- 泽的解释 泽 (澤) zé 水积聚的地方:大泽
- 枯骨的解释 尸骨,也指死尸
历史典故推荐:明镜高悬
源见“秦庭朗镜”。称官吏执法严明,办事光明无私。元 关汉卿望江亭四折:“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伊答曰:‘干王明镜高悬,真伪立见。’”亦比喻目光敏锐,识见高明,洞察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