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偃怎么写好看:
草偃书法图片
草偃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风行草偃”。比喻在上者以德化民,民必向化从善。晋 葛洪《抱朴子.用刑》:“明后御世,风向草偃,道洽化醇。”《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圣化所绥,万里草偃。”
词语分解:
- 草偃的解释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6*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明后御世,风向草偃,道洽化醇。” 唐 白居易 册回鹘可汗加号文:“东渐海夷,西亘山狄,惠寧威制,鳞帖草偃。”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圣化所绥,万里草偃。”
- 草的字典解释 草 cǎo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
- 偃的字典解释 偃 yǎn 仰面倒下,放倒:偃卧
历史典故推荐:民保于信
主谓 保,保护,指拥护。信,信义,信用与道义。比喻执政的人要有信义,才能受到人民的拥护。左传·僖公十四年:“谚曰:‘ ~’吾以信义也。”△褒义。多用于政治方面。→取信于民 民无信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