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举怎么写好看:
殿举书法图片
殿举历史词典解释
科举考试用语。五代时,科举考试中成绩劣等者,或违犯条例者,不准下届应试,谓之殿举。后唐长兴四年(933)规定,怀挟书策者,扶出殿两举(停考二年)。后周显德二年(955)规定,应进士科未及第者,以文艺优劣定为五等,第五等殿五举,第四等殿三举。第三、第二、第一等许次年再举。
词语分解:
- 殿举的解释 科举考试中,因文理纰缪或犯规、舞弊等,罚停考若干科,称“殿举”。宋史·选举志一:“﹝ 乾德 元年﹞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进士‘文理紕繆’者殿五举,诸科初场十‘不’殿五举,第二、第三场十‘不’殿三举,第一至第三场九‘不’并殿一举。殿举之数,朱书于试卷,送中书门下。”
- 殿的字典解释 殿 diàn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宫殿
- 举的字典解释 举 (舉) jǔ 向上抬,向上托:举头
历史知识推荐:正军户
元代指出军的军户。元代采用正、贴军户制,以两、三户或三、五户合出军一名,其中丁力强者出军一名,其他各户出钱相助。出军户即为正军户,又称军头,出钱户称贴军户。正军户无丁可出时,由贴军户出军,正军户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