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院怎么写好看:
殿院书法图片
殿院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唐代御史台三院之一,为殿中侍御史之所,双日受事;初入院者知左、右巡,纠察违失,分监京畿诸州兵,为务剧之任;其年资深者则主东、西推,监太仓、左藏纳及宫门内事。五代迄宋,御史台沿置,以殿中侍御史居之,掌以仪法纠百官之失,监察朝会礼仪。
词语分解:
- 殿院的解释 1.宫内的殿与院。 唐 王涯 宫词之十六:“雕墙不断接宫城,金榜皆书殿院名。”2. 唐 宋 两代有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其主管官分别为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后用以称殿中侍御史。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殿中侍御史谓之殿院。”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台谏不相见:“ 韩公 摄饗明堂,殿中侍御史 陈洙 监祭,公问 洙 :‘闻殿院与 司马舍人 甚熟。’ 洙 答以‘顷年曾同为直讲’
- 殿的字典解释 殿 diàn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宫殿
- 院的字典解释 院 yuàn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院子
历史知识推荐:移相哥勒石
现存最早的蒙古文石刻。元太祖弟哈撒儿次子移相哥于太祖二十年1225左右所立。石高202厘米,宽74厘米,厚22厘米。文五行,共有蒙古文单词二十一个。勒石全文为:“成吉思汗讨虏花剌子模国还师,全蒙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