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习为吏,视已成事历史词典解释
习:熟悉。已成事:已经作成的事。 不懂得怎样办理政务的官吏,只要看前人已经办成的事就行了。 意谓总结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以增长自己的才干。语出《史记.贾生列传》:“鄙谚曰:‘不习为吏,视已成事。’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韩诗外传》:“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知积其所以实存,则无以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鄙语曰:‘不知为吏,习已成事。’”
词语分解:
- 成事的解释 1 ∶办好某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2 ∶已成之事成事不说。——论语·八脩
历史典故推荐:倡随
同“随唱”。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兹闻倡随相得,笔耕针耨,称嘉耦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