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弃葑菲怎么写好看:
无弃葑菲历史词典解释
葑(fēng),蔓菁;菲(fěi),萝卜。无弃葑菲,比喻夫妻相处,应以德为重,不可因容颜衰老就加遗弃。后则用作请人对自己意见加以考虑和采纳的谦辞。古代一首民歌说,山谷里风声多凄迷,又阴天来又下雨,我多么想和你一条心,你反对我来发脾气。蔓菁、萝卜您只拣嫩叶要,全不想根茎更有价值。原先的誓言莫违反,你说过要和我同生死。
【出典】:
《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6*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例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妾》:“舍妹与君有缘,愿无弃葑菲。”
词语分解:
- 无的解释 无 (無) wú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
- 葑菲的解释 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6*体。” 郑玄 笺:“此二菜者,蔓菁与葍之类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时,采之者不可以其根恶时并弃其叶。”蔓菁,即芜菁。芜菁与葍皆属普通菜蔬。叶与根皆可食。但其根有时略带苦味,人们有因其苦而弃之。后因以“葑菲”用为鄙陋之人或有一德可取之谦辞。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徒抱忠孝志,犹为葑菲迁。” 宋 陈亮 又与勾熙载提举书:“岂郎中欲纳一世之才,高高下
历史典故推荐:纪纲人伦
并列 原指封建社会中人应遵守的行为准则。今泛指社会法制。汉书·武帝纪:“二千石官长~,将何以佐朕烛幽隐,劝元元,厉蒸庶,崇乡党之训哉?”△褒义。多用于表示社会法制方面。→伦6*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