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开府仪同三司 |
释义 | 开府仪同三司历史知识 开府仪同三司历史词典解释官名。三国魏始置,为大臣加号,意谓与三司(即太尉、司徒、司空等官)礼制、待遇相同,允许开设府署,自辟僚属。两晋南北朝因之。北周置为勋官,九命;建德四年(575)改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隋置为散官名号,初为正四品上,大业三年(607)改为从一品,位次王、公。唐沿置,为文散官第一等。勋官号中亦有之,从四品上,武德七年(624)改为轻车都尉。开元以前,散官皆给俸禄,得依本品班次参加朝会。辽亦置,为散官最高一阶。北宋前期为从一品文散官。元丰改制后用为文臣寄禄官,从一品,地位与改制前之使相相同,亦号称“使相”。金沿置,为从一品文散官。元正一品,宣授。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供军图唐文宗开成年间,户部侍郎王彦威所进全国军队数目及供应情况图表。图中列举元和初全国驻军处所,统计内外兵数为八十余万。长庆时,户口为三百五十万,兵额约九十九万,通计三户养一兵。开成时全国租赋收入为三千五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