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长补短怎么写好看:
绝长补短书法图片
绝长补短历史词典解释
以有余补不足。一作“截长补短”、“绝长继短”《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墨子.非命上》:“古者汤封于亳,绝长继短,方地百里。”
并列 截断长的,接补短的。比喻长短相糅,互补相济。《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褒义。多用于写事物的互相弥补。→取长补短。也作“绝长继短”、“绝长续短”、“折长补短”。
词语分解:
- 绝的解释 绝 (絶) jué 断:绝种
- 补短的解释 1.补不足。孟子·滕文公上:“今 滕 絶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2.补救缺失。史记·乐书序:“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
历史典故推荐:林和靖
泛指隐士。元马致远新水令· 题西湖套曲: “但是孤山寻梅处,苫间草厦,有林和靖是邻家。” 参见:○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