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州怎么写好看:
梓州历史词典解释
隋开皇末改新州置,“因梓潼水为名”(《元和郡县志》)。治昌城县(大业初改郪县,今三台县)。辖境相当今四川三台、盐亭、射洪等县地。大业初改为新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梓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梓州。辖境扩大至今中江县。北宋为梓州路治。重和元年(1118)升为潼川府。州城“左带涪水,右挟中江,居水陆冲要”(《元和郡县志》)。唐乾元后分蜀为东、西川,梓州常为东川节度使治。
词语分解:
- 梓的字典解释 梓 zǐ 落叶乔木
- 州的字典解释 州 zhōu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州县
历史知识推荐:水曹参军
官名。三国魏司马师为大将军时,其府置水曹掾一人。西晋公府及位从公开府者亦有。及司马睿为镇东大将军,始置水曹参军,掌水事。南北朝沿置,为幕府僚属,凡公府、位从公开府者、将军都督府及州刺史府等多有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