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议得失怎么写好看:
参议得失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唐初承隋制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为宰相,又以他官参与其间,太宗时曾有参议朝政、参预朝政等名义,《新唐书·百官志一》说:“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词语分解:
- 参议的解释 1.参与谋议。后汉书·班固传下:“ 永元 初,大将军 竇宪 出征 匈奴 ,以 固 为中护军,与参议。”旧唐书·李林甫传:“ 林甫 久典枢衡,天下威权,并归於己,臺司机务, 希烈 不敢参议,但唯诺而已。”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七:“﹝ 和珅 ﹞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法,不许部臣参议一字。”2.官名。 金 军中、 元 明 中书省属官, 明 布政司、通政司, 清 各部, 民国 初高级军事机
- 得失的解释 1 ∶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2 ∶利弊;好处和坏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 杜甫偶题
历史官职推荐:太子中盾署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子率更寺,掌巡逻禁卫。设令、丞为长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