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爵怎么写好看:
夺爵书法图片
夺爵历史词典解释
刑法用语。即削夺爵位。是对诸侯王及列侯、公、伯等勋臣违犯法律者的一种处罚。夺爵者被剥夺原来享有的爵号及特权。如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列侯坐献黄金酎祭宗庙不如法被剥夺爵位者即达一百零六人。
词语分解:
- 夺爵的解释 谓因罪而被削去爵位。汉书·景帝纪:“夺爵为士伍,免之。” 颜师古 注:“谓夺其爵,令为士伍,又免其官职,即今律所谓除名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刘东山:“ 东山 坐论如法,枷示而死, 鹤龄 夺爵贬 南京 。”清史稿·后妃传·敏惠恭和元妃:“郡王 阿达礼 、辅国公 扎哈纳 当妃丧作乐,皆坐夺爵。”
- 夺的字典解释 夺 (奪) duó 抢,强取:抢夺
- 爵的字典解释 爵 jué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历史知识推荐:卿
①官称。西周至战国为天子、诸侯所置执掌军政的高级长官。秦、汉为中央高级官员的尊称,位次三公。如太常奉常、光禄勋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典客、宗正、大司农治粟内史、大农令、少府、执金吾中尉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