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场怎么写好看:
桃林场历史词典解释
唐长庆二年 (822) 置,即今福建永春县。五代闽龙启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933) 升为桃源县。
唐长庆二年(822年)析南安县西界两乡置,即今福建省永春县。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升为桃源县。因桃林溪(桃溪)而得名。
词语分解:
- 桃林的解释 古地区名。在今 河南 灵宝 以西, 陕西 潼关 以东地区。为 周武王 放牛处。书·武成:“偃武修文,归马于 华山 之阳,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 孔 传:“山南曰阳, 桃林 在 华山 东,皆非常养牛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復乘用。”史记·留侯世家:“放牛 桃林 之阴,以示不復输积。” 唐 刘禹锡 述旧贺迁寄陕虢孙常侍诗:“关头古塞 桃林 静,城下长河竹箭迴。” 清 薛福成
- 场的字典解释 场 (場) cháng 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场院
历史地名推荐:土僚蛮江
又作土老蛮江、秃剌蛮江。即今云南东北部之横江。元代称土僚蛮江。元混一方舆胜览乌蒙路:“土僚蛮江,两山夹束五百余里,水中多巨石,湍口峻急,如万马奔,惟五板小舟可行,容使客二人,而水工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