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种怎么写好看:
区种历史词典解释
汉代出现的一种耕作方法。也称区田法。即在田中开沟或挖穴,称为区,于区中点播密植农作物,并辅以播前溲种,中耕除草、保墒和灌溉。其特点是在小面积土地上集中使用人力物力,精耕细作,涝旱保收,求得单位面积的丰产。自汉以来,历经试验,大都取得良好效果。但因技术要求高,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故未能推广。
词语分解:
- 区种的解释 谓按一定距离开沟挖穴,播入种子。后汉书·刘般传:“是时下令禁民二业,又以郡国牛疫,通使区种增耕。”文选·嵇康<养生论>:“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不知区种,可百餘斛。” 李善 注:“区,音鄔侯切。” 宋 王安石 和蔡枢密南都种山药法:“区种抛来六七年,春风条蔓想宛延。”金史·食货志五:“ 承安 元年四月,初行区种法,男年十五以上、六十以下有土田者,丁种一亩,丁多者五亩止。”
- 区的字典解释 区 (區) qū 分别:区分
- 种的字典解释 种 (種) zhǒng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
历史知识推荐:王处一
1148—1217 金宁海今山东烟台人。大定八年1168,从王喆出家学道,训名处一,字玉阳,世称玉阳真人。往来山东一带。二十七年,世宗召见,问以延生之理,以“惜精全神,修身之要;端拱无为,治天下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