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侍御史里行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北宋景祐元年(1034)始置,选三丞以上曾任知县人充任,掌纠绳百官,肃清纪纲。任职满二年除正任御史,再供职二年即除三司或开封府判官。元丰改制罢。
词语分解:
- 里行的解释 官名。 唐 置, 宋 因之。有监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规定员额。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初, 周 以布衣直门下省, 太宗 就命监察里行,俄拜监察御史。‘里行’之名,自 周 始也。”新唐书·百官志三:“ 开元 七年……又置御史里行使、殿中里行使、监察里行使,以未为正官,无员数。” 宋 欧阳修 再论台官不可限资考札子:“令举官自京官已上,不问差遣次第,惟材是举。使资浅者为里行
历史知识推荐:陈颙
?—1133 宋虔州治今江西赣州人。绍兴元年1131率众数千人起义,袭击雩都今江西于都、信丰等县。次年,率三千人攻循州治今广东惠州,克龙川,旋又破武平。三年,围攻潮州不克,复返江西与罗闲十、钟超、蓝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