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南区怎么写好看:
港岛南区历史词典解释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岛南部。是港岛四区中最大的一个区。东起石澳大浪湾,西至薄扶林,北以金马伦山及黄泥涌峡道为界,南抵双四门海峡。全区主要包括薄扶林、华富、田湾、香港仔、鸭脷洲、黄竹坑、深水湾、浅水湾、赤柱、石澳等地。面积38.95平方千米。人口24万。具有山多、半岛多、海湾多的地理特点。主要山地有歌连臣山、鹤嘴山、紫罗兰山、孖岗山、南朗山等。沿海有大浪湾、大潭湾、赤柱湾、舂坎湾、浅水湾、深水湾等。港岛供水源泉——薄扶林水塘、香港仔水塘、大潭水塘等都集中于此。香港仔位于区域西南,是历史最久的渔村,今日“香港”名称也因香港仔而得名。区内有扶林曲径(薄扶林)、赤柱朝曦(赤柱)、鸭洲帆影(鸭脷洲桥)、石澳风涛(石澳)、浅水丹花(浅水湾)、海洋公园等旅游胜地和沙细水清的海滩泳场。
词语分解:
- 港的解释 港 gǎng 江河的支流:港汊
- 区的解释 区 (區) qū 分别:区分
历史地名推荐: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又称晋察冀边区。位于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 今石太、德石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的广大地区,分北岳、冀中、冀热辽三区。1937年10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南下,留下的部队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