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剌忽卫怎么写好看:
兀剌忽卫历史词典解释
明永乐十二年(1414)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乌拉珲河口一带。后废。
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置,治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乌拉洋河口富乡。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词语分解:
- 兀剌的解释 1.蒙古语ula的音译。鞋,靴。 元 高安道 哨遍·皮匠说谎套曲:“新靴子投至能够完备,旧兀剌先磨了半截底。”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直等的蛇叫三声狗拽车,蚊子穿着兀剌靴。”2.无力貌。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闷打頦和衣卧倒,软兀剌方纔睡着。”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冷鬆鬆,软兀剌四梢难动。”3.衬词。犹兀良。 元 王伯成 斗鹌鹑·半世飘蓬套曲:“醉醺醺无月不登楼,兀剌抵
- 卫的解释 卫 (衛) wèi 保护,防护:保卫
历史地名推荐:鄢
①西周封国。妘姓。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十八里古城村。春秋初为郑武公所灭。春秋: 隐公元年前722,“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即此。后改为鄢陵。②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十五里楚皇城遗址。左传: 昭公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