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详仪制副使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举行恭谢大礼时置,以翰林学士充任,掌有关仪制之事。
词语分解:
- 参详的解释 1.参酌详审。梁书·徐勉传:“ 天监 元年, 佟之 ( 何佟之 )启审省置之宜,敕使外详。时尚书参详,以天地初革,庶务权舆,宜俟隆平,徐议删撰。” 唐 陈子昂 为陈舍人让官表:“预参详於詔狱,叨奬渥於宸阶。”粤剧关汉卿第六幕:“且将 朱帘秀 收监,待我参详定谳。”2.思量;琢磨。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变文:“心头託首细参详,世事从来不久长。” 明 袁宏道 送武冈州判张子之任诗:“胥徒勤检点,蛮
- 副使的解释 1.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副使 王然于 、 壶充国 、 吕越人 驰四乘之传,因 巴 蜀 吏币物以赂 西夷 。”清史稿·职官志六:“ 光绪 元年,定出使制,命侍郎 郭嵩燾 使 英 ,翰林院侍讲 何如璋 使 日本 ,京卿 陈兰彬 使 美 日 祕 国,俱置副使。”2.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旧唐书·职官志三:“节度使一人,副使一人。”宋史·职官志十:“巡幸,有行宫都部
历史官职推荐:右屯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隋朝为十二卫之一,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右领军府置,设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 其军士名羽林; 置护军四员,寻改为武虎贲郎将,以武虎牙郎将六员副之; 又有长史、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