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史上大夫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亦称上内史。北周大象元年(579)置,为内史司长官,掌撰拟诏书,并负责宣读,权任甚重。员一人,正六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词语分解:
- 内史的解释 1.官名。 西周 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 春秋 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左传·襄公十年:“使 周 内史选其族嗣,纳诸 霍 人,礼也。” 杜预 注:“内史,掌爵禄废置者。”孔子家语·执辔:“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2.官名。 秦 官,掌治理京师。 汉景帝 分置左右内史。 汉武帝 太初 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 二十
- 上大夫的解释 为 中国 古代的官阶之一。 周 王室及各诸侯国的官阶分为卿、大夫、士三等,每等中又各分为上、中、下三6*级。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爵禄旂章,所以异功伐别贤不肖也。故 晋国 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儒:“ 齐宣王 褒儒尊学, 孟軻 、 淳于髡 之徒受上大夫禄,不任职而论国事。”
历史知识推荐:应门
即朝门。天子三朝,路门以外,应门以里为正朝,故称应门为朝门。周礼·冬官·近人:“应门二彻。”郑玄注:“正门谓之应门,谓朝门也。”贾公彦疏:“应门内、路门外有正朝,臣入应门至朝处,君臣正治,故谓此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