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若惊龙怎么写好看:
矫若惊龙书法图片
矫若惊龙历史词典解释
形容灵活像游龙之姿。常用于状写笔势、舞姿等。《晋书.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亦作“矫若游龙”。明.梅鼎祚《玉合记.义姤》:“看他矫若游龙,超逾集鸟。……夜月红楼,树下霓裳出月。是好舞也。”《孽海花》六回:“那时早已开演,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正在绳上忽低忽昂的走来走去,大有矫若游龙、翩若惊鸿之势。”
述补 形容灵活善变像游龙的姿势。《晋书·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褒义。常用于表示笔势、舞姿灵活多姿。→威如虎势。也作“矫若游龙”。
词语分解:
- 矫的解释 矫 (矯) jiǎo 纠正,把弯曲的弄直:矫正
- 惊龙的解释 形容举止飘逸洒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 王右军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亦形容笔势生动的书法。 宋 苏轼 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诗:“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
历史典故推荐:西子捧心
源见“东施效颦”。谓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唐 李瀚蒙求:“西子捧心,孙寿折腰。”欧阳山苦斗五六:“心气痛的美人儿更好看!从前西子捧心,不是传为千古佳话么?” 主谓 传说,西施病发时捧心,更增妍态。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