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考第怎么写好看:
四等考第历史词典解释
唐代6*考课之制,对于流外官的考核,以行能功过分为四等:清谨勤公为上,执事无私为中,不勤其职为下,贪浊有状为下下。
词语分解:
- 四等的解释 1.四种等级。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於诸侯,曰附庸。”汉书·王莽传上:“ 周 爵五等,地四等,有明文。”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爵五等:公、侯、伯、子、男也。地四等:公一等,侯伯二等,子男三等,附庸四等。”2.指字音之四等。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每声復有四等,清、次清、浊、平也。”等韵学家以开、齐、
- 考第的解释 1.考核评定的等第。 北魏 萧宝夤 论考绩表:“虽当时文簿,记其殿最,日久月深,驳落都尽……方求追访声迹,立其考第,无不苟相悦附,共为脣齿。”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应考之官家,具録当年功过行能,本司及本州长官对众读,议其优劣,定为九等考第,各于所司準额校定,然后送省。”2.考核定等第。 唐 白居易 李德循除膳部员外郎制:“揆才考第,得补为郎。”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德宗:“上自考其诗:以
历史官职推荐:县仓曹
县分职诸曹之一。汉置,主收民租。两汉金石记一一苍颉庙碑侧有仓曹掾,隶释一六中部碑有中仓曹史,似还应有左右或东西曹史。晋代诸县亦置仓曹,有掾与史,见晋书·职宫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