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公山 |
释义 | 八公山历史典故 八公山怎么写好看:
八公山历史词典解释《晋书.苻坚载记下》:“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达于汝颍。融等攻陷寿春……晋遣都督谢石……等水陆七万,相继拒融。”“谢石等以既败梁成,水陆继进。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可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勍(音qíng,强)。寿春,又名寿阳,即今寿县。八公山在今安徽淮南市西。晋时前秦苻坚帅大军南进,遭到晋将谢石谢玄等率北府兵八万军队的英勇抵抗,在洛涧击破前秦前锋军。苻坚登寿春城,见晋军阵容整齐,遥望八公山上草木,以为都是晋兵,一时面有惧色。后因用为咏战争的典故。 唐.刘长卿《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遥知用兵处,多在八公山。”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鴞鸟生翼旧传鴞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负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蛙神:“自妾入门,为汝家田增粟,贾益价,亦复不少。今老幼皆已温饱,遂如鴞鸟生翼,欲啄母睛邪!”吕湛恩注:“张华禽经:‘枭鸱害母。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