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忍耻偷生 |
释义 | 忍耻偷生历史典故 忍耻偷生怎么写好看:
忍耻偷生历史词典解释忍受耻辱,苟且活下去。《旧五代史.晋.范延光传》:“及惧罪以谋叛,复忍耻以偷生,不能引决,遂至强死,何非夫之甚也。”《西游记》附录:“止因遗腹在身,只得忍耻偷生。今幸儿已长大……惟有一死以报丈夫耳!”《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一则忍耻偷生,苟延一息,冀乐昌破镜,再得重圆。”也作 ① 【忍耻苟活】。《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与其忍耻苟活,何不从容就死。” 见 “忍垢偷生”。《醒世恒言》卷36:“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人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大辩若讷讷:语言迟钝。 最有辩才的人,表面上看,好像不善言辞。语出老子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司仓参军事高平独孤文字大辩赞:“大辩若讷,历官有声。” 主谓 善辩之人,表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