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
释义 |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历史典故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历史词典解释形容熟悉周围环境,反应灵敏。《封神演义》第五三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演员要想把剧中人丰富化,先得把他自己的生活丰富化;他得有灵敏的感觉,眼观四处,耳听八方。”亦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强盗的本领,讲得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老舍《赵子曰》第四:“生在这个新社会里,要是没有一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到处显出精明强干的能力,任凭你有天好的本事,满肚子的学问,至好落个‘老好’,或毫不客气叫你‘傻蛋’。” 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封神演义》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吴坂骐骥源见“骥伏盐车”。喻指被糟蹋的才华、被埋没的人才。前蜀 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吴坂嘶骐骥,岐山集凤皇。”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