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通议大夫 |
释义 | 通议大夫历史知识 通议大夫怎么写好看:通议大夫历史词典解释散官名号。隋炀帝始置,为从四品文散官。大业三年(607)罢。唐代复置,定正四品下。宋初沿唐制。太平兴国元年(976)改通奉大夫。元丰三年(1080)后,复设为新寄禄官,正四品,取代旧寄禄官给事中。金再置为文散官,正四品中。元代改正三品,宣授。明沿元制,定正三品,升授。清初为文、武散官正三品封赠。后只封赠文官。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青蛉川青又作蜻。在今云南姚安县南,源出三窠山西,北流至县南四十里潴为大石淜。又北至大姚县南合大姚河,经县东北入金沙江。汉书·地理志越巂郡青蛉县注引应劭曰:“青蛉水出西,东入江也。”隋书·史万岁传:万岁以行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