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军尉怎么写好看:
上军尉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又称“舆尉”。春秋晋置。大夫爵。晋国军制,上、中、下三军皆设军尉,掌供将、佐的驾车御官及训练士卒。《左传·成公十八年》: “晋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之司马,使训卒乘,亲以听命。”《国语·晋语七》: “(晋悼公)知铎遏寇之恭敬而信强也,使为舆尉。”高诱注: “舆尉,上军尉。”
词语分解:
- 上军的解释 古代军队编制的称谓。古军制分上军、中军、下军,以中军为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国语·晋语一:“十六年,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 申生 将下军以伐 霍 。”史记·齐太公世家:“ 晋 使 郤克 以车八百乘为中军将, 士燮 将上军, 欒书 将下军,以救 鲁 卫 伐 齐 。”后汉书·何进传:“是时置 西园 八校尉,以小黄门 蹇硕 为上军校尉,虎賁中郎将 袁绍 为中军校尉,屯骑都尉 鲍鸿 为下军校尉。
- 尉的字典解释 尉 wèi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县尉
历史官职推荐:五均官
官名,新莽置。省称均官。设于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五都,称长安东西市令及五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主要是平准物价,实际是以此巧取豪夺。新莽败亡后即废。 官名,也省称均官。西汉末年王莽置,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