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贌历史词典解释
明末清初在台湾实行的一种征税办法。属包税性质。荷兰侵占台湾时开始。其法按番社大小,规定每年税额多少,于每年五月初二,集商人于公所,当众宣布愿贌(即承包)者,报名承应,所认“饷银”分四季缴纳。商人应贌后率伙计或委通事到番社贸易,用布帛、盐、烟草、火药,交换耕猎土产,然后用鹿皮交官折饷。社饷数额大则数千金,小亦数百金。
词语分解:
- 税的字典解释 税 shuì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税收
- 贌的字典解释 贌 pú 租佃:“不许汉人贌耕
历史知识推荐:高翔
①?—1402明朝邑今陕西大荔东人。洪武中,以明经官监察御史。建文中尽力兵事。成祖夺位,欲任以官。丧服入见,语不逊,遭族灭之祸。②1688—1753清江苏扬州人,字凤岗,号西唐、樨堂,又号犀堂。与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