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鸾司怎么写好看:
仪鸾司书法图片
仪鸾司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五代后梁始置,掌供应皇帝祭祀、朝会、巡幸、宴享及内廷所需幕帘、帷帐,以及其他陈设之物。设勾当官,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及内侍充任。宋初因之。元丰改制,并归卫尉寺。南宋沿置,改隶兵部。
词语分解:
- 仪鸾司的解释 宋 代宫廷掌仪礼的官署。管皇帝祠郊庙、出巡、宴会和内廷供帐等事务。 明 初亦设有仪鸾司,职掌则异于 宋 ,不久罢,改置锦衣卫。参阅明史·职官志五。 宋 江休復 江邻几杂志卷一:“ 陈执中 馆伴虏使。问随行仪鸞司缘何有此名,不能对。” 明 初亦设有仪鸾司,职掌则异于 宋 ,不久罢,改置锦衣卫。参阅明史·职官志九。
- 仪鸾的解释 1.指 仪鸾殿 。唐会要·祥瑞上:“ 隋煬帝 好闻祥瑞,尝有野雀集於殿上……奏为鸞, 煬帝 不究直虚,即以为瑞,仍名此殿为 仪鸞 。”2.官署名。 五代 梁 称仪鸾院,置仪鸾院使,掌卤簿仪仗。 宋 称仪鸾司,属卫尉寺,掌管祀郊庙、出巡、宴会等所用帐幕。新五代史·汉臣传·聂文进:“迁右领军大将军,入谢,召诸将军设食朝堂,仪鸞、翰林、御厨供帐饮食, 文进 自如,有司不敢劾。” 宋 黄庭坚 观伯时画
- 司的字典解释 司 sī 主管,操作:司法
历史知识推荐:五正
官名。五官之长。一说为木、火、金、水、土五行长官。殷代始置。春秋时晋国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