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支山怎么写好看:
燕支山历史词典解释
亦谓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县东南大黄山。《资治通鉴》: 隋大业五年 (609),“帝至燕支山,伯雅、吐屯设等及西域二十七国谒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舞諠譟”。
见“胭脂山(2)”。
词语分解:
- 燕支的解释 1.草名。可作红色染料。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南史·齐纪下·废帝海陵王:“ 武帝 时以燕支为朱衣,朝士皆服之。” 唐 卢照邻 和吴侍御被使燕然:“胡笳折杨柳, 汉 使採燕支。”2.即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妇女用作化妆品。亦用作国画的颜料。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支,偏开两靨。”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栾正获联合县
旧县名。冀中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河北省栾城、正定、获鹿三县析置。以三县首字为名。1941年撤销,1944年复设。1946年再撤,仍归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