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史局 |
释义 | 太史局历史知识 太史局怎么写好看:太史局历史词典解释官署名。隋代改太史曹置,设令、丞为长贰,下设司历、监候等官属,并有历、天文、漏刻、视祲博士及生员等,隶秘书省。大业三年(607)改称太史监。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仍以令、丞为长贰。龙朔二年(662)改称秘阁局,咸亨元年(670)复旧名;光宅元年(684)改称浑天监,长安二年(702)复旧名;景龙二年(708)又改太史监,景云元年(710)复旧名;二年又改浑仪监,开元十四年(726)又复。天宝元年(742)改为太史监,不隶秘书省。北宋元丰改制置,设令、正为长贰,掌测验天文,考定历法,隶秘书省。南宋沿置。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叡山大师即“最澄”。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