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冠怎么写好看:
武冠书法图片
武冠历史词典解释
亦称武弁大冠。武官、侍从官之冠。《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晋书·舆服志》:“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冠,一名建冠,一名笼冠,即古之惠文冠”;“天子元服亦先加大冠,左右侍臣及诸将军武官通服之。侍中、常侍则加金珰,附蝉为饰,插以貂毛,黄金为竿,侍中插左,常侍插右”。至唐,皇帝武弁,为讲武、出征、搜狩、大射之服,有金附蝉,平巾帻;群臣武弁,为武官朝参、殿廷武舞郎、堂下鼓人、鼓吹桉工之服,有平巾帻。参见“惠文冠”。
词语分解:
- 武冠的解释 古代武官戴的一种帽子的名称。相传 战国 赵武灵王 效 胡 服始用。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刘昭 注引晋公卿礼秩:“大司马、将军、尉、驃骑、车骑、卫军、诸大将军开府从公者,著武冠,平上幘。”隋书·礼仪志六:“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冠,一名建冠,今人名曰笼冠,即古惠文冠也。”
- 武的字典解释 武 wǔ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
- 冠的字典解释 冠 guān 帽子:衣冠
历史知识推荐:德音
赦令名称之一。唐宋之世,诏赦之外,别有德音一体。宋制,用于对死罪、流罪减刑,其他轻罪则予释放,有时亦释放流罪犯人。其宽恕地区和罪犯等级广狭不常,但一般比曲赦地区广,比大赦罪犯等级窄。德音文告由翰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