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书纲目怎么写好看:
礼书纲目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清江永撰。八十五卷。另有卷首三卷。为著者中年究心《仪礼》的代表作,刊行于康熙六十年(1721)。认为“《仪礼》十七篇,乃《礼》之本经”(《自序》);南宋朱熹撰《仪礼经传通解》,体例不一,间有漏略,未为完备。于是沿黄榦续撰《丧礼》旧法,将朱书提纲挈领,别立门目,博稽载籍,补阙正误,以成此书。分嘉礼、宾礼、凶礼、吉礼、军礼、通礼、曲礼及乐等八门。三代以前礼乐制度,搜讨略备,篇章次第,较《通解》尤为详密。
词语分解:
- 礼书的解释 1.古代记礼法之书。周礼、仪礼等著述均属之。周礼·春官·大史:“戒及宿之日,与羣执事读礼书而协事。祭之日,执书以次位常。” 贾公彦 疏:“言执书者,谓执行祭礼之书,若今仪注。”左传·哀公三年:“ 子服 、 景伯 至,命宰人出礼书,以待命。”2.史记八书之一。史记·太史公自序:“维 三代 之礼,所损益各殊务,然要以近情性,通王道,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畧协古今之变,作礼书第一。”
- 纲目的解释 概要或细则。如本草纲目必须给予时间,必须有调查纲目,还必须口问手写,并同到会人展开讨论。—— <农村调查>序言
历史知识推荐:两粤
地区名。和“两广”同义。广东、广西本百粤越地,故又别称粤东、粤西,合称“两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