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静言庸违 |
释义 | 静言庸违历史典故 静言庸违怎么写好看:
静言庸违历史词典解释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孔传:“静,谋,滔,漫也。言共工自为谋言,起用行事而违背之。”蔡沈集传:“静则能言,用则违背也。” 并列 言语伪善,行为乖巧。《尚书·尧典》:“静言庸违,像恭滔天。”△贬义。一般用作写人口是行非的举止。也作“靖言庸回”、“靖言庸违”、“靖谮庸回”。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轻身重义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的事业。汉.申屠蟠奏记外黄令梁配:“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强胆增气,轻身重义,攘袂高谈,称羡其美。”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亦作“轻生重义”。晋书.周 |
随便看 |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