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九品混通 |
释义 | 九品混通历史事件 九品混通怎么写好看:九品混通历史词典解释魏晋时期封建政权向编户农民征收户调的办法,也称九品相通。具体做法是, 地方官吏,先将所辖地区民户,按财产多少,定为九等,即九品。然后根据品阶高低,征收规定数量的绵绢。魏时平均每户出绵二斤、绢二匹,晋时是绵三斤、绢三匹。但并非每个民户都一定要交纳此数。此办法仅适用于对绵绢的征收,田租仍以亩为征收单位。九品混通产生于东汉末期,盛行于魏晋南朝。北朝在均田令实行后,因以一夫一妇的小家庭为受田纳调单位,不再有户等差别,故此法废除。 词语分解:
历史事件推荐:江都之变隋禁军缢杀炀帝杨广的政变。大业十三年公元616年,杨广三游江都今江苏扬州。时中原兵变四起,他无心北归,欲迁都丹阳今江苏南京。而随行卫士多关中人,思乡心切,多谋叛归。炀帝对率众西归关中者则追斩不赦,而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