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砦历史词典解释
①在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9保康县:九龙砦“在县西南九十里。因高设险,可以避兵”。
②在今陕西平利县南三百六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二》:九龙砦“山连八里冈。俗传为蛮王砦。砦后三里有九龙洞,故名”。
词语分解:
- 九龙的解释 1.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文选·张衡<东京赋>:“ 九龙 之内,寔曰嘉德。” 薛综 注:“ 九龙 ,本 周 时殿名也。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糺绕,故曰九龙。”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之一:“ 吴 师破九龙, 秦 兵割千里。” 余冠英 注:“九龙,淮南子·泰族训:‘ 闔閭 伐 楚 ……破九龙之鐘。’” 唐太宗 咏烛诗之二:“九龙蟠燄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
- 砦的字典解释 砦 zhài 同“寨”
历史地名推荐:恢武城
即喀什噶尔新城。清道光八年 1828筑,在今新疆疏勒县。光绪八年 1882 于此置疏勒州。二十八年 1902 改置疏勒府,1913年改置疏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