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遇缺怎么写好看:
新班遇缺历史词典解释
清代捐纳事例之一,乃后期之加捐花样。咸丰九年(1859)为鼓励加捐而特设之班次。同治中又添设新班遇缺先一班,皆因成交纳实银而称为银捐。其选用之优异仅次于新班遇缺先,以致有“序补过速,见缺指捐”之指斥。光绪中停而复设,直至捐纳停办。
词语分解:
- 新班的解释 1.新的位次。 唐 黄滔 寄献梓橦山侯侍御诗:“东门添故事,南省缺新班。”2.学校中新的班级或教师新去执教的班级。如: 王老师 这学期又当班主任,接了一个新班。
- 缺的解释 缺 quē 不够:缺乏
历史知识推荐:昌国
战国齐邑。又作昌城。即今山东淄博市东南昌城。史记·乐毅传:燕昭王“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史记·赵世家:惠文王二十五年前274,“燕周将,攻齐昌城、高唐,取之”,皆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