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麾校尉怎么写好看:
翊麾校尉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唐贞观十一年(637)置为从七品上武散官。宋代沿置,元丰改制罢。
词语分解:
- 翊的解释 翊 yì 辅佐,帮助:翊戴(辅佐拥戴)
- 校尉的解释 军职名。据史记, 秦 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项羽本纪载: 项梁 “部署 吴中 豪杰为校尉、候、司马。”又张耳陈馀列传载: 陈胜 “以 张耳 、 陈餘 为左右校尉。” 汉 代始建为常职,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亦有称校尉者。 隋 唐 以后迄 清 为武散官之号,地位逐渐降低。 明 清 之际也称卫士为校尉,其地位尤低。参阅通典·职官十六、续通典·职官十六
历史知识推荐:倍勒儿
清雅克萨地方今黑龙江漠河东、呼玛西北人。达斡尔副头目。康熙二十三年1684夏雅克萨之战前,深入雅克萨、杭屋莫一带,探明沙俄设防情况及兵数、船只、粮食贮备等,为雅克萨之战获胜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