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汗青 |
释义 | 汗青历史典故 汗青怎么写好看:
汗青历史词典解释古时以竹简为纸,书写时须先用火烘干,谓之汗青。后用为成书之意,也用来专指史书。出自唐刘知几之语。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著名史学家。永隆进士。武后时历任著作佐郎、左史等职。玄宗时官至左散骑常侍。后因其子犯罪,他为之辩护,被贬为安州都护府别驾。他酷爱史学,任史官期间,曾针对史馆修书的弊病,提出了“五不可”的原则。其中的“一不可”是,负责编史的人不可太多,否则人人都自以为是,每记一事,载一言,都要讨论很长时间,那就“头白可期,汗青无日”了。 【出典】: 《新唐书》卷132《刘子玄传》4520页:“今史司取士滋多,人自为荀、袁,家自为政、骏。每记一事,载一言,阁笔相视,含毫不断,头白可期,汗青无日。” 【例句】: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十二道金牌同“十二金牌”。孽海花三十回:“巧了,景王府里堂会戏,贞贝子 贞大爷一定要叫他和敷二爷合串四杰村,十二道金牌似的把他调了去。” 见“十二金牌”。孽海花30回:“巧了,景王府里堂会戏,贞贝子贞大爷一定要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