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怎么写好看:
苏辙书法图片
苏辙历史词典解释
1039—1112
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苏洵子。嘉祐进士,复举制科。熙宁变法,为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力陈青苗法不可行,遂出为河南府留守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应天府签书判官。元丰中,兄轼因作诗被指为讽刺新法得罪,坐谪监筠州盐酒税。哲宗立,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改右司谏,劾新党宰执蔡確、章惇等。历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翰林学士知制诰、御史中丞,元祐六年(1091)拜尚书右丞,次年进门下侍郎。哲宗亲政,落职知汝州,复责雷州安置。徽宗时,提举宫观,致仕。其文汪洋澹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兄合称“三苏”,为“蜀学”重要人物。主张三教合一。其学有道家神秘主义色彩。著有《栾城集》、《春秋集解》、《诗集传》等。

苏辙
词语分解:
- 苏辙的解释 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年间进士。官至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后被贬,晚年定居颍川,号颍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有栾城集。
- 苏的字典解释 苏 (⑧囌) sū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 辙的字典解释 辙 (轍) zhé 车轮压的痕迹:覆辙
历史知识推荐:班次
官场用语。官员朝见皇帝的次序,亦称班序。唐代以官同者先爵,爵同者先齿。致仕官居上;职事与散官、勋官合班,则文散居职事下,武散次之,勋官又次之;官同者,异姓为后;亲王、嗣王任文武官者,从其班,官卑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