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 |
释义 | 赵历史知识 赵怎么写好看:赵历史词典解释古国名。(1)战国七雄之一。自周定王十六年(前453)赵襄子(赵孟)与韩、魏灭知氏后,三家分晋之势已成。晋幽公时,晋君反朝于三家。襄子以后的桓子(嘉)、献侯二代,实际上已为国家。至献侯子烈侯六年(前403)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赵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桓子继位之年(前425)迁中牟(今河南鹤壁西),敬侯元年(前386)迁邯郸(今河北邯郸市)。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攻灭中山,打败林胡、楼烦,建立云中、雁门、代郡,占有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长平之战为秦所大败,国势从此衰落。赵代王嘉六年(前222)为秦所灭。(2)秦末割据政权。辖境相当今河北南部及河南浚县、内黄县,山东高唐、夏津、临清、武城县地。秦二世元年(前209)武臣自立为赵王。不久,武臣被杀。赵歇为王,都信都(今河北邢台)。(3)汉代所设之诸侯国。汉王四年(前203)封张耳为赵王,都襄国县(今河北邢台市),领有秦邯郸、巨鹿、常山三郡。九年,废张氏,徙代王刘如意为赵王,都邯郸县(今市),兼有秦云中、雁门、代郡三郡。十一年,分置代国,仍有始封之境,然已增设为邯郸、巨鹿、常山、清河、河间、魏郡、中山七郡,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恒山以南,汉时大河以西地区。高后元年(前187)分置常山国,旋国除为郡,仍属赵国。文帝二年(前178)分置河间国,景帝二年(前155)削常山郡,封域日蹙。三年,赵王反诛,国除。五年,以邯郸郡复置,辖境相当今邯郸、邢台、沙河、肥乡、永年、巨鹿、柏乡、高邑、临城、内丘等市县及赵县、隆尧县部分地区。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后,辖境日益缩小,元帝时仅有今邯郸、邢台、沙河、永年等市县及隆尧县西部地。东汉属冀州,建安中改为郡。三国魏太和六年(232)复为国,并移治房子县(今高邑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高邑、赵县、元氏、赞皇、临城、内丘等县及隆尧县西部地。西晋末复为郡。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南衙唐时三省等中央官署在皇城内,与位于长安城北的皇帝和宦官所居的宫城相对,故称南衙或南司。而宦官所居内侍省则称北衙或北司。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