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寝丘之志 |
释义 | 寝丘之志历史典故 寝丘之志怎么写好看:
寝丘之志历史词典解释《吕氏春秋.异宝》:“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受无利地。楚 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唯此也。’”《史记.滑稽列传》:“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因以“寝丘之志”谓与世无争、知足知止之心。南朝 齐 王俭《褚渊碑文》:“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偏正 寝丘,古地名,偏远荒凉之地。偏远荒凉之地可以长保,故以“寝丘之志”喻意图长保所有之心。王俭《褚新制碑文》:“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用以描写意志。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长卿壁立借指才士家境清贫。清王韬淞隐漫录·心侬词史: “生曰: ‘长卿壁立,子敬毡亡,卿欲相从,其肯共啗糖核哉?’”啗: 同 “啖”。参见:○家徒四壁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